瑞幸为什么要卖小鹿茶?-第2页
水果芝士茶的生意始于喜茶,瑞幸也进入了市场。“小鹿茶”已在北京联想桥店测试了一个月。已经在北京和广州出售,不久将在全国上市。瑞幸为什么卖小鹿茶?卖小鹿茶能给瑞幸带来什么?
从盈利角度考量,茶饮饮品是高毛利产品,一般在60%上下,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现金流。比如喜茶的毛利大概是50%,净利润行业平均值控制得好的情况下在15%。这也是瑞幸看上茶饮的一个重要原因。瑞幸此前流出的融资计划书显示,2018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额达到了3.75亿元,而净亏损却高达8.57亿元,毛利润-4.33亿元(毛利率为-115.5%)。
瑞幸今年不断传出上市消息,如能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增强盈利预期,也能给投资人更多信心。
放眼整个消费市场,很难找到第二个案例与瑞幸做比较——以线上售卖咖啡起家,短短一年时间门店连锁数居于全国第二;不断扩充品类,从最初的咖啡、瑞纳冰系列、果汁饮品,到去年增加的轻食、小食系列,再到今年增加的午餐类和小鹿茶。
新产品的引入,不断降低咖啡品类在整体中的比重。从瑞幸咖啡APP上查看SKU,累计在63个左右,这还不包括新出的四款小鹿茶。不难猜测,瑞幸的货品清单还会越来越丰富。
眼下业内对于瑞幸的普遍看法是,咖啡显然不是它的终极目标,它的竞争对手,实际上也不是星巴克。从价格锚定和产品线扩充看,瑞幸咖啡对标的是7-11、全家、便利蜂这样的便利店。
以便利蜂为例进行价格比对,便利蜂咖啡10元一杯(目前是买一赠一),轻食沙拉价格大概在6-12元间,休闲食品约在5-14元间。瑞幸咖啡折后价格在十几元左右,boss午餐系列折后在23-25元之间,三明治、火腿卷等轻食产品折后在8-17元左右,饼干、巧克力等幸运小食折后在8-22元区间。
瑞幸咖啡整体价位略高于便利蜂,但二者仍在大致相当的价格区间内竞争。
同时,在场景、选址以及规模和密度上,瑞幸咖啡与便利店都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切中写字楼、商圈、社区等人流密集的区域,都以“便捷”为主要卖点。
事实上,瑞幸的类便利店打法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平台战略。
瑞幸正在渐渐“去咖啡化”。它抓住了线上客流,发展了配送能力和用户心智,不断上新品类,增加盈利点。此时,瑞幸的规模化优势凸显出来,上游供应链的议价能力变强,之后可以依赖“便宜+快”的特质持续吸引人群,不断复购。
问题是瑞幸太年轻,品牌知名度高,但用户对咖啡口味的评价不同,品牌形象还很不确定,用户忠诚度尚未培养。尽管平台战略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但能否最终实现盈利却是另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