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觅食音乐餐吧:去过一次的人 99%都成了回头客-第2页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两处私藏心水餐厅,它不一定热闹,却是你和你最亲近朋友的秘密基地。青山美食街,恩施街首屈一指,美食老店一家挨着一家。而来觅食的位置就稍显尴尬,既不在商圈,也不是美食店扎堆,基本上是小商小店,餐厅独此一家。后来通过老街坊介绍,这条街其实也开过六七家餐厅,但大多不到一年就关门了。这点足以说明,来觅食有多强悍。
开业的时候试菜试了300来种,最后就留下了40多道菜,万波对菜品就一个要求,有记忆感。
对食材考究,为了满足口感,三分之一的食材从外地空运;不想成为靠一两道特色菜撑起来的餐厅,所以每道菜都要同一水准;如果一道菜收到两三个顾客意见,马上撤菜改良优化,优化不了就永久撤掉。
应了那句名言,对自己挑剔,才能让别人对你无可挑剔。
来觅食之前的装修走的是欧美工业风,去年把软装上了后,金属感的餐桌餐椅全部被换掉,替换成皮质沙发的复古美式风,少了硬朗,多了舒适。
其中一个包间自带KTV功能,装饰的是80、90年代首版CD唱片,都是万波从台湾、香港电台找来的试播CD,几乎囊括每个歌手巅峰时期的代表专辑,还有些黑胶唱片。极附收藏价值,万波毫不吝啬地挂满一整间屋子。
店内有好几个大的陈列柜摆满了巴士模型,“从小喜欢车,参加工作就开始留意这些东西,全球海淘,托朋友到处淘,收藏了十多年了,我是那种比较小众的性格,喜欢的东西小众,所以做的餐厅也比较小众。”整间餐厅到处可以看到万波的个人收藏。
餐盘大部分采用西式进口餐具,“餐具大概每一年都会进一批回来,从美国、日本弄回来”。以前的餐具也不浪费,万波把它们用来做店内装饰。
“你知道我们每天员工餐每天吃什么吗?”聊到一半,万波突然问我,“就吃雪花牛肉的边角,猪蹄的上下部分,牛蛙中间的那些,也不算浪费,天天吃,吃到腻。”
甚至到现在,来觅食开了近三年后,万波还是只给店子打60分。“我觉得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
有朋友说万波开这家店不是为了赚钱,万波否认。“只是短时间内我把这个东西看的不是那么重,我觉得一家店来讲,你一定要铺垫好,怎么做到有序的经营下去才是成功的,而不是网红风,两三个月就没了。”
“有人说我默默无闻也好,闭门造车也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我就想做一家真正的餐厅。”在世人都想做网红的年代,一如既往的怀揣本心,这是一种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