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个人养老金融产品供给日益完善-第3页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8月3日(本周三),中邮理财旗下第一期养老理财产品将通过邮储银行渠道在10个试点地区发售。此外,农银理财、兴银理财等其他第二批试点机构首期养老理财产品也在密集筹备之中,有望于近期发行。
建议均衡投资
今年以来,面对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机遇,金融机构摩拳擦掌。部分股份制银行此前透露,正在申请成为个人养老金账户试点银行,力图打造养老金融服务的一站式办理平台。此外,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筹备发行养老理财产品,保险机构也在推进突出养老属性的创新型商业养老金融产品的研发,多家基金公司积极开发包括养老目标基金在内的、适合承接个人养老需求的基金产品。据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日前联合发布的通知,自2022年11月20日起,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
招商银行一位资深客户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整体来看,未来居民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将涵盖特定养老储蓄、养老保险、养老基金、养老理财等产品类型,工具充足,可极大程度满足居民养老财富规划。
该人士建议,客户可根据产品属性进行组合搭配。“总体而言,特定养老储蓄产品最为安全,但利率相对较低。养老保险的保障性足,但积累期较长。养老基金、养老理财的封闭期相对较短,但业绩弹性大,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人群。”
业内人士展望,伴随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地,资管行业有望迎来年均上千亿元的增量资金,建议多举措提升养老金融产品数量和质量,重视开展养老金融宣传教育。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